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 [2025-05-11 01:42] 买到库存11年名表 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劳力士:手表生产日期应售前标注
- [2025-05-11 01:40]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 [2025-05-11 01:28]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 [2025-05-11 01:2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
- [2025-05-11 01:24] 扫码点餐暗藏“套路”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
- [2025-05-11 00:55]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拿学历”
- [2025-05-11 00:40]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 [2025-05-11 00:28] 乌镇“戏剧时间轴”:进入下一个十年
- [2025-05-11 00:26]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 [2025-05-11 00:21] 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发布
- [2025-05-11 00:20]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 [2025-05-11 00:18] 国家药监局: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
- [2025-05-11 00:12]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 [2025-05-11 00:06]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 [2025-05-11 00:04]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山东泰安: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
- [2025-05-10 23:57] 上海市场主体突破318万户
- [2025-05-10 23:53] 中个协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增加一个就业岗位”活动
- [2025-05-10 23:25] “红”茶馆里话新春
- [2025-05-10 23:22]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 [2025-05-10 23:15] “大托管”绘出农业丰收景